通讯员:刘红玉
宣城三馆项目成消防实训样板,联动处置显规范本色——市消防支队牵头开展消防安全观摩实训活动,场馆展示标准化应急响应流程。
为全面落实《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要求,深化“预防为主、防消结合”工作方针, 10月17日上午,宣城市消防支队在宣城三馆项目开展了一场“全市消防安全实训基地”的参观培训演练活动,并同步通过消防官方微信公众号进行现场直播,以“线下实操+线上传播”的形式,向大众宣传消防安全的相关知识。活动中,市消防支队高度赞扬了宣城三馆项目的消防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同时,项目部还现场演示了“触发报警按钮→联动设施启动→全流程处置”的应急响应体系,分享日常消防管理经验,为全市消防安全治理提供实践范本。也扩大消防安全知识普及覆盖面。
一、现场观摩:标准化运维直播展示,凸显管理规范化
在观摩环节,项目部以“台账+实操”的形式,全方位展示消防核心区域管理细节,市消防支队直播镜头同步跟进,向线上观众直观呈现规范化管理成果:
(一)消防水泵房:精准管控可视化
支队授课老师及设备负责人逐项讲解运维标准:每日核对消防水池水位(确保不低于设计有效容积的90%),每周巡查水泵启停功能、管道压力(稳压泵压力保持在0.15-0.2MPa),每月开展轴承润滑、阀门密封性检测。直播中,项目负责人还现场调取《消防水泵房巡查记录》,近3个月的设备运行参数、维保内容、责任人签字清晰可见;针对线上观众提问的“水泵故障处置时长”,主管结合《故障处置台账》中“2小时快速检修轴承异响”的案例,直观体现设施“零故障待命”保障能力。
(二)微型消防站:快反流程全呈现
微型消防站值守人员在镜头前完整演示响应流程:消控室传递火情信息后,1分钟内携带灭火器、水带、强光手电等装备集合,3分钟内抵达模拟火情点位。直播过程中,市消防支队讲解员同步补充:“该项目微型消防站《队员值班表》明确24小时轮岗,《消防安全培训记录》显示每月2次技能训练,这种常态化训练是快反能力的核心保障”,让线上观众深入理解“先遣队”建设逻辑。
(三)消防控制室:规范值守透明
消控室内,值班员面对直播镜头展示“八本十二册”台账:《消防主机运行记录》每2小时记录一次状态,《报警处置记录》详细登记报警核实时间与结果。随后模拟烟感报警处置:值班员接警后立即通过监控核对、联系巡逻岗核实,确认火情后1分钟内启动联动程序(迫降电梯、切断非消防电源),全程严格遵循“接警-核实-联动-上报”流程,直播弹幕中不少观众留言“流程清晰,看得明白”。
二、实战实训:分岗实操直播互动,强化技能普及
观摩结束后的分岗演练环节,市消防支队直播镜头聚焦各岗位实操场景,讲解员结合动作细节同步科普,线上线下形成互动:
(一)保安班组(义务消防员):室内消火栓实战教学
保安人员铺设20米水带、连接消火栓接口、精准射水的全过程被镜头捕捉,讲解员同步向线上观众解读:“消火栓出水时间需控制在1分钟内,甩水带时要避免打结,接口连接需拧紧防漏水”,线上观众通过弹幕提问“水带长度如何选择”,支队后科长结合现场场景即时解答,实现“实操演示+知识答疑”同步推进。
(二)保洁、客服班组:灭火器实操细节拆解
保洁、客服人员手持干粉灭火器,按照“提、拔、握、压”步骤扑灭模拟火点,直播镜头特写保险销拔除、喷管对准火源根部等关键动作。支队后科长补充:“灭火器需定期检查压力表(指针在绿区为正常),固体火源用扫射法,液体火源用覆盖法”,并提醒线上观众可对照自家灭火器自查,让直播兼具实训性与科普性。
(三)工程班组:室外消火栓协同供水演示
工程人员操作室外消火栓、连接分水器与水带的过程中,直播镜头跟进展示接口密封、阀门开关方向等细节,支队后科长结合镜头说明:“室外消火栓供水压力大,接口密封不到位易漏水,影响灭火效率”,线上不少人员纷纷留言“学到了,下次我们也按这标准练”。
三、理论培训:专业授课直播传播,深化责任认知
在四楼报告厅的理论培训环节,市消防支队毛副队长亲临授课,直播信号同步传输至市消防支队微信公众号,线上线下政企共同参与。
毛支队结合《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与本地案例,解读了“消防安全责任人与管理人职责边界”,强调“消控室值班脱岗、设施维保不到位”等隐患的危害。直播中,毛支队还特别提及了项目部的“八本十二册台账管理”和“微型消防站快速反应训练”,在给予了肯定的同时,还针对“消防水泵联动试验频次”提出优化建议,线上观众纷纷通过弹幕点赞。
此次“线下实训+线上直播”的活动形式,既是项目部联合消防部门提升场馆消防安全管理水平的一次实践活动,也是向社会公众宣传消防安全知识的平台,更是东吴服务向宣城市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展示其专业性、规范性、精细性的舞台。此后,项目部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严格落实对消防法规与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要求,持续筑牢公共场馆的安全防线,为进一步普及消防安全知识贡献力量。